普华永道:金融科技和粤港澳大湾区 打破障碍

调研方法

本报告是根据普华永道合伙 人对20多位来自香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地方的金融机构和科技 /金融科技领域领导者的深入访谈编写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现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

粤港澳大湾区的出现,促使香港、深圳和其他地方的现有金融机构重新考虑其发展计划。与几年前的珠三角战略相比,拥有6,800万消费者、地理位置相近且自成一体的市场,为更高水平的投资创造了理由,潜在的回报将
会大得多。

通过监管实现更大范围的互惠互利,在此基础上创造的公平竞争环境有助于确保来自大湾区“9+2”城市群的所有企业都有机会为发展大局贡献一份力量。有了这样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每个城市皆可发挥自己的特殊优势。
随着大湾区的发展,许多现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间存在的不确定关系可能会变得更加紧张。另一种可能是,大湾区可以会成为各方寻找互利共赢工作方式的市场。

本文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基于对大湾区市场参与者中的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和保险公司的深入访谈。受访者对许多问题表示关切,其中之一是需要更大力度第推进法律和监管一体化。受访者知道许多举措正在筹备中,但
他们希望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会推出什么措施。一系列促进社会融合的措施已经开始实施,但经济一体化需要跟上。香港曾经被形容为“助力发展大陆的金融与法律体系,使其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适应的适配器”。当然,香港是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渠道,这一地位已然确立。但是,如果要实现大湾区愿景,香港还将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的挑战是要确保跨大湾区各地合作的结果不仅仅是其各部分相加的总和。深圳(在某种程度上还包括广州)未来释放的科技实力,日后需要得到香港金融、法律和专业服务人才的补充。

大湾区的最终愿景是建立一个城市群和科技 /商业集群,与现有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和南沙新区/前海相比是一个重大变化。受访者拿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贸易协定、申根区进行了诸多比较。其中一位受
访者比较的是亚太经合组织 (APEC) 落实政策安排所需进行的改革。

五个谈话要点

大湾区全面一体化需要监管的转变。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进行法律制度转变。我们的受访者一致同意这一说法。但所有人都承认,香港的法律框架是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然的挑战是在这些不同的法律框架内实现一致的监管。一位受访者表示,中国内地和香港政府可以制定一项
类似于APEC商务旅行卡的安排:合资格的实体和个人将享有特权,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享有更广泛的权利。
自大湾区概念首次提出以来,中美贸易关系明显降温。中国希望维持人民币稳定,但这使得试图放宽大湾区内资本流动的各种试点计划难以实施。— Ajay Mathur,星展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主管

一位受访者认为,虽然在国家层面限制资本流动是合乎逻辑的,但需要在大湾区层面进行政策修订。企业有意在大湾区做生意,但目前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

受到限制的不仅仅是资本。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观察到的,数据隐私要求和数据传输的潜在限制可能会阻碍大湾区内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发展。

大湾区为一些人提供了机会,但可能对其他人构成威胁。一些企业现在是其所在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但可能发现自己只是这个更大的市场中众多企业中的一员。

受访者普遍认为,金融科技公司一直是监管套利机会的受益者。这些公司已经能够在财富管理和移动支付等领域开展业务,而在这些领域中,传统银行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虚拟银行可能会享受一些相同的自由。

这个话题也引发了大量其他观点。一位受访者认为,许多现有的大型银行并未认识到来自大湾区的威胁,因为这目前仍处于概念阶段。对于其他人来说,主要的实体基础设施项目——例如通往香港的高速铁路——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最重大的影响。一位国际银行家认为,现有银行享有的优势可能会因为外国银行提供的更有吸引力的产品而被削弱弱。另一位受访者指出,香港和大湾区广泛存在老龄化问题。到2025年,区内总人口的25%将超过65岁。这意味着很大一部分市场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银行服务。

许多受访者认为,金融科技公司的最佳商机在于为大湾区内的个人客户服务,而不是为企业服务。服务产品可能包括移动支付,以及在香港远程开立中国内地账户的能力。要在大湾区内取得成功,先发优势至关重要。那些可以立即投入运营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少的监管挑战。

我们的受访者普遍同意这一观点,但他们认为,这个市场中所有参与者面临的法律和监管挑战仍然会超过作为先行者所带来的好处。一位银行家认为,在更复杂的银行服务领域,是否做先行者是次要问题。对于所有想要在大湾区运营的企业而言,政府的支持性政策变革将至关重要。

一位受访者指出,中国内地企业在试图超越初创阶段进入下一阶段时,面临巨大挑战。企业要进行国际贸易,往往需要海外子公司甚至外籍员工,但可能要花数年时间才能获得必要的审批。可以证明合法需求的企业应该能够申请特殊身份,以便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使其能够利用香港与国际接轨的优势。虚拟或数字银行在大湾区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要比在北京或 上海等主要大都要高。

人才短缺将成为大湾区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但也可以倒逼创新。我们的受访者同意人才可能成为一个问题,但可以通过转变大湾区的监管框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一位银行家认为,就像资本流动需求那样,人才
流动也必须是双向的。香港可以提供更多的金融专业知识,而中国内地可以为香港提供技术人才。

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大湾区中不乏人才,但人才在其中自由流动的能力将是关键。非金融基础设施(运输线路等)对于大湾区一体化的这一方面至 关重要。在大湾区项目开始时,对技术专长的需求将最为旺盛,用于政策制定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一旦启动并运行,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应该减少对员工的依赖。

一位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者指出,香港的一些大学享有全球声誉。虽然其中许多大学已实行跨境研发计划,但这些计划的规模还可以扩大很多。进而,这些大学将能够为中国内地的 研究生提供更广泛的国际教育机会,同时提高研究标准。他总结说,香港提供了一个经济上人人受惠的加速中国内地国际化的机会。

分享到:

评论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低折优惠中!充值9元成为月VIP,充值19元成为季度VIP,充值49元成为年VIP。大量资源VIP免费下载!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