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和磷矿石供需有共性,所以一起来说。
首先,萤石、磷矿石同样应用广泛。
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除应用于冶金、水泥、玻璃等传统行业外,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国防、半导体、医疗等领域。萤石下游中氟化工占比高达52%,氢氟酸是萤石与氟化工产品的关键中间体,其主要用于制冷剂、氟化盐等氟化工领域,其中制冷剂占比达50%。
磷矿石:是磷化工产业链的起点,是磷化工品中磷元素的来源。磷化工品广泛用于农业及工业,磷肥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养分,磷盐广泛用作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新能源材料等。磷肥是磷矿石的最大应用,占比约71%,此外磷矿石约7%用于黄磷、22%用于生产其他磷化物。
需求端:均较稳定,有望平稳增长
萤石:基础需求主要为制冷剂,制冷剂既用于新装家电、汽车等(与产量有关),也用于存量家电、汽车维修(与保有量相关)。我国空调、汽车产量有所波动,但保有量稳步提升,随着保有量的增加,维修市场的制冷剂消费占比持续提升且将保持增长,从而带动萤石需求提升。
磷矿石:主体消费为磷肥。20 世纪60 年代至今,除却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磷肥市场长期维持稳健上行态势,实现了超过3 倍的增长。展望未来,联合国预测2050 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95亿,粮食消费增加将促进农业平稳向上增长,持续拉动肥料需求,带动磷矿石需求稳步上行。
萤石、磷矿石需求基本盘稳中向上,氟聚合物、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等新兴领域贡献需求增量,且二者出口占比均较低,受外需波动影响有限。整体来看,二者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供给端:均为稀缺资源品,扩产受限
萤石:国内储采比不足8 年,属不可再生资源,已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国内相关政策日趋严格,不断提高萤石的开采门槛,以加大对资源保护,中国由净出口国转向净进口国。
磷矿石:国内储采比仅38 年,不可再生并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海外龙头扩产有序,国内各地对新增磷矿开发进行限定规划,磷矿开发周期很长,且开采过程中整体品位下降导致实际有效供应减少。此外,受到安全环保整治影响,国内产量已较几年前有显著下降。
国内锂、钾资源禀赋同样不足,但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全球广泛布局锂资源开发;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在老挝大力发展钾肥产业。反观萤石与磷矿石,企业在海外并无矿产资源与扩张规划。
国内萤石、磷矿石企业在海外无矿产,国内扩张又严格受限。
需求端,二者基本盘稳中向上,有新材料提供增量;供给端,二者国内储采比低且不可再生,未来产能扩张受限,且国内企业在海外暂无矿产资源与扩张计划,预计未来供给增量较有限。
萤石消费结构为56%用于生产氢氟酸、25%产氟化铝(炼铝)、9%冶金等,其中50%氢氟酸用于加工成制冷剂,14%出口。
投资建议:看好相关优质标的
萤石、磷矿石有望迎来长期价值重塑。看好萤石相关公司金石资源(603505)、永和股份,以及磷矿石相关公司川恒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的投资机会。
关于氟化工,需另读相关文章:含氟聚合物。下面了解萤石资源
进一步了解萤石资源:
萤石矿是中国优质的矿产资源,国内萤石矿床分布广泛。
与全球其他地区的萤石矿产相比,中国的萤石资源由于杂质含量较低、开采条件较好,因此多数矿床均有着较高的开采价值,然而,萤石资源的过度开采、粗放型生产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精细化产品匮乏。
USGS数据显示,中国萤石产量从2000年的250万吨左右稳步提升至2022年的570万吨。
中国以占世界19%储量生产了世界69%萤石,储采比不到9年,远低于全球和主要萤石生产国,过度开采存资源安全隐忧。
萤石为氟化工产业链的起点,原料吨价在数百至数千,含氟烷烃在万元左右,氟单体在数万元,含氟聚合物在数万至数十万,含氟精细化学品可高达数百万元。
进出口情况。我国萤石出口规模从2000年的120万吨逐步回落到2021年的21万吨,与此同时进口量从0稳步提升至2021年的67万吨,自2018年开始成为净进口国。中国对萤石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逐渐趋紧,开采生产等限制增多,强调要保护性开采萤石资源,鼓励开发利用伴生氟资源。
再了解一下磷矿石提氟
随着萤石资源稀缺性凸显,业内在探寻氟资源其他来源,其中从磷矿石中提取氟元素受到较大关注。
磷矿中伴生有质量分数2%~4%的氟,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以副产品氟硅酸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将其转化为氟硅酸盐、冰晶石、氟化铝等,但是存在产品质量较差、附加值较低等缺陷。氟元素只是磷矿石的副产品,但因磷矿石在全球的总储量较大,其蕴含的氟资源总量非常可观。
2021年全球磷矿石产量2.2亿吨,其中中国产量8500万吨占比39%居全球第一。如果将磷矿中的氟资源充分利用,能有效拓展我国的氟资源供给渠道,从而达到间接保护萤石资源的目的。
磷矿石提氟工艺路线
目前磷化工副产氢氟酸仍处于补充地位,氟硅酸法制备氢氟酸占到全国产能的5%左右。
瓮福和多氟多在氟硅酸制取氢氟酸方面工艺路线不同,以下是对比:
瓮福:采用磷酸生产过程中副产的氟硅酸与浓硫酸反应 。来自磷酸生产系统的稀氟硅酸经脱砷、浓缩、过滤后,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氟化氢与四氟化硅,四氟化硅返回氟硅酸浓缩工序再利用,氟化氢被浓硫酸吸收后,经蒸馏实现与硫酸分离。
多氟多:氟硅酸先与氨水反应,经除杂后生成氟硅酸铵,氟硅酸铵再与氨水进行氨解反应得到氟化铵和白炭黑;氟化铵经蒸发浓缩和热分解后得到氟化氢铵,氟化氢铵继续与氟化钠反应并经降温结晶得到氟化氢钠,氟化氢钠经干燥和热分解得到粗氟化氢,最后将粗氟化氢提纯得到氟化氢产品。
产能规模
瓮福:布局较早 ,目前氟硅酸制氢氟酸产能达 14.5 万吨 ,产能利用率高达 85% 以上 。
多氟多:2023 年刚建成 3.5 万吨产能 ,公司计划到 2025 年将氟化氢产能扩张到 30 万吨 。
成本与效益
原料成本:在磷矿石副产制氢氟酸路线下,成本优势明显。当前原料成本测算显示,萤石法制氢氟酸单吨原料成本约 7586 元,磷矿石副产制氢氟酸仅约 3933 元 。
毛利率 :2018 – 2022 年,瓮福集团平均毛利率达 60% 。多氟多因工艺先进、污染物少等因素,毛利更高 。
涉及氟硅酸制取氢氟酸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多氟多(002407.SZ ) 。多氟多与云天化(600096.SH )合资建设了氟硅酸制无水氢氟酸装置,利用西南地区磷肥副产氟资源,成本低 。
(新知小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