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聊聊电石、BDO及下游产品

电石学名碳化钙(CaC2),工业上一般使用电炉熔炼法,通过将石灰和兰炭在电炉中熔炼制成。

兰炭是什么一会儿说,这个电石,就是一块石头,往上浇水就呲呲冒气,用火一点就着火。电石灯,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我的父辈在70年代矿山下井,都在电石灯里放一小块石头,进水阀能控制进水多少,打开后灯嘴排出的就是乙烷气,点燃用来照明。

制备1吨电石一般需要消耗兰炭0.9吨,石灰1.1吨,耗电3,400度。

然后,用这1吨电石,可以产生0.71吨PVC、0.83吨BDO,还有部分醋酸乙烯和石灰氮及其衍生物。

由于电石生产技术门槛较低,中国电石行业在2017年前曾经历了一轮野蛮生长,但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内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电石行业开始进入产能收缩期。为什么,因为电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污染较为严重,而且,耗电多,其成本占比中电费占到了40%。

兰炭,学名半焦,是煤炭在中低温条件下干馏,析出煤焦油、煤气后得到的一种固体炭质产品。生产一吨兰炭大概需要1.5吨的动力煤。兰炭广泛应用于冶金、发电、生产电石和铁合金等领域,其中电石行业是其最大的下游,约占总需求的一半左右。

PVC是啥?BDO是啥?

PVC,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之一,日用品里常见到,我们都不陌生。生产一吨电石法PVC一般需要1.4吨电石。当然,这种生产PVC的方法是电石法,还可以用乙烯法,使用更便宜的石油为原料制备。

BDO学名1,4-丁二醇,是一种无色粘稠油状液体,能与水混溶,主要用于生产PTMEG(聚四氢呋喃)、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GBL(γ-丁内酯)、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

等等,又是一堆术语,我们现在换一种说法,重点了解一下BDO及其下游产品。

BDO本身可以看做是万能的化工“胶水”。BDO(1,4-丁二醇)就像一种透明的工业蜂蜜,黏稠但能与水混合。它的核心作用是串联其他化学物质,把不同的分子“粘”在一起,形成更复杂的材料。

BDO的四大变身产物:

1. PTMEG(聚四氢呋喃), 弹性纤维之王。做什么用? 生产氨纶(比如莱卡面料)。在你的生活中,运动服、瑜伽裤的弹性来自它,泳衣、弹力袜的贴身舒适感,甚至汽车安全气囊的柔性涂层也用到了它。一句话总结:没有PTMEG,你的衣服可能会硬得像纸板。

2. 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塑料中的“钢铁侠”, 制造高强度、耐高温的工程塑料。比如,手机充电插头的耐热外壳,汽车保险杠、车灯组件,电动牙刷的防水结构等等。它比普通塑料瓶(PET)更坚韧,能承受反复弯折和高温。
3. GBL(γ-丁内酯), 一种“万能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或参与化学反应。比如,锂电池电解液的“隐身助手”(提升电池性能)、强力胶水、油漆去除剂的成分,某些清洁剂用它快速溶解顽固油污。制药工业中合成褪黑激素、维生素B1。

4. PBAT(可降解塑料), 环保卫士。做什么用? 替代传统塑料袋的可降解材料。超市可堆肥塑料袋(埋土里半年分解)、外卖餐盒的环保内衬
农用地膜(避免土壤塑料污染),国家的“禁塑令”推高了它的需求,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百万吨。

除了上述四大产品,它还被用于汽车防冻液(低温不结冰)、化妆品保湿剂等领域。

传统生产BDO的主流工艺是电石法(乙炔路线),原理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电石(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再通过催化加氢生成BDO。

前面已经介绍过,虽然技术成熟、成本低,但缺点是高能耗、高污染,现在中国约60%的BDO产能仍依赖电石法,但受环保政策限制,新建项目已转向其他路线。

其他路线有哪些?

还是有些专业术语,我也不是专业的,贴出来你自己研究吧:

BDO生产替代工艺(非电石法)

1. 顺酐(读gān)法(正丁烷/顺酐加氢)

原料:石油炼化副产物正丁烷 → 氧化生成顺酐(马来酸酐) → 加氢制BDO。

优势:污染小、适合石化资源丰富地区(如中东)。

挑战:催化剂成本高,顺酐价格波动影响经济性。

代表企业:美国英威达(Invista)、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

2. 丙烷/丁烷脱氢法(直接氧化)

原料:液化气(丙烷、丁烷) → 脱氢生成烯烃 → 水合制BDO。

优势:流程短、碳排放较低。

现状:技术壁垒高,仅有少数企业掌握(如日本三菱化学)。

3. 生物基法(可再生路线)

原料:秸秆、糖类等生物质 → 发酵生成琥珀酸 → 催化转化为BDO。

优势:碳中和、符合环保趋势(欧盟已推动生物基BDO认证)。

瓶颈:成本是石油基的2-3倍,规模化生产难度大。

案例:美国Genomatica公司已建成万吨级生物基BDO产线。

4. 烯丙醇法(环氧丙烷衍生路线)

原料:环氧丙烷 → 异构化生成烯丙醇 → 羰基化制BDO。

特点:副产高价值化学品(如醋酸),适合一体化化工园区。

应用:德国巴斯夫(BASF)采用该工艺。

此外,有写新兴技术的探索在进行中,比如,CO₂催化转化,利用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BDO(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已有实验室突破);光催化/电化学法,以水、CO₂为原料,通过光能或电能驱动反应(尚处实验室阶段)。

总结:BDO生产早已突破单一电石路线,未来将是多工艺并存的格局,核心逻辑是资源禀赋 + 环保政策 + 成本平衡。中国“双碳”目标下,电石法产能将逐步淘汰,顺酐法和生物基法占比提升。但我国西北部的公司,用电石法生产,配合兰炭配套一体化,还是保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比如三维股份。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