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关注:正海磁材,稀土永磁新材料的突围

在烟台,正海磁材以一块小小的磁铁为支点,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材料突围之路。

正海磁材(300224)作为全球高端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主要生产的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其凭借“低重稀土、低失重、高一致性、高工作温度、高镀层信赖性”的突出特点,性能稳居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消费电子等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对稀土永磁体的需求量也随之持续攀升。我国稀土资源分布呈现“轻多重少”的不均衡格局,其中轻稀土占比高达90.37%,重稀土仅占9.66%。但长期以来,高性能永磁体的生产却高度依赖重稀土中的镝、铽元素,这一供需矛盾直接导致永磁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

经过不懈攻关,正海磁材成功自主研发出面向机器人伺服电机、消费电子产品、家电压缩机等场景的经济型中高性能超轻稀土永磁体产品和产业化技术,重点突破Ce(铈)、Pr(镨)、Nd(钕)三主相下的微观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超轻稀土烧结钕铁硼永磁的剩磁与矫顽力的去耦合,解决含Ce主相理论饱和磁极化强度低的问题,实现磁体综合磁性能的优化提升。

人形机器中,其关键核心材料——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被形容为人形机器人的“关节密码”。由于手指关节处空间局限,需要配备体积小且能输出较大动力的电机,对电机磁材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正海磁材所生产的永磁材料,是目前市场上最符合空心杯电机要求的。”正海磁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正海磁材对国际汽车品牌TOP10、自主汽车品牌TOP5、造车新势力品牌TOP5的平均覆盖率达到90%, 磁性材料全国占比达25%,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体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重点了解一下这一领域的“晶界渗透”技术:

晶界渗透(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GBD) 是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钕铁硼磁体)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精准控制重稀土元素在材料中的分布,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磁性能。以下是分层详解:

一、技术原理:定向“渗透”替代“混合”

  1. 传统工艺的痛点

    • 制造高性能钕铁硼磁体需添加重稀土(镝Dy、铽Tb)来提升矫顽力(抵抗退磁的能力)。
    • 旧方法:直接将镝、铽粉末与钕铁硼主材混合烧结 → 重稀土均匀分散在整个磁体中 → 实际利用率<10%(90%浪费在不需要的区域)。
  2. 晶界渗透的突破

    • 定向输送:将重稀土(镝/铽的氟化物或合金)以涂层形式覆盖在磁体表面,通过高温热处理使其仅沿晶界(晶粒之间的缝隙)向内扩散
    • 精准定位:重稀土原子选择性富集在晶界处(退磁最易发生的薄弱环节),而非进入晶粒内部。
    • 效果:同等矫顽力下,重稀土用量减少60%以上

二、技术价值:成本与性能双赢

指标 传统工艺 晶界渗透技术 提升效果
重稀土用量 3-6wt%(重量百分比) 0.8-1.5wt% ↓ 60-80%
磁体矫顽力 15-20 kOe 25-35 kOe ↑ 40-70%
生产成本 高(镝铽占成本35-50%) 中低(镝铽占比<15%) ↓ 18-25%
高温稳定性 150℃剩磁保持率<85% 200℃剩磁保持率>90% 适配新能源车/工业电机

示例:生产1吨新能源车驱动电机磁体

  • 传统工艺:需镝30kg(成本约60万元,镝价200万元/吨)
  • 晶界渗透:仅需镝8kg(成本16万元) → 单吨节省44万元

三、技术门槛:为什么仅有头部企业掌握?

  1. 工艺精度要求极高

    • 扩散温度控制:需在±5℃ 内(传统烧结允许±20℃)。
    • 扩散深度控制:误差需<0.1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800)。
  2. 材料配比专利壁垒

    • 金力永磁:开发镝-铝复合渗透剂(专利号CN107557718A),扩散效率提升50%。
    • 正海磁材:THRED技术(专利号CN111599996A),实现无重稀土晶界渗透。
  3. 设备定制化

    • 专用真空扩散炉(单台成本>2000万元),需匹配磁体形状(如新能源车电机弧形磁体)。

四、应用场景:驱动高端制造升级

  1. 新能源车电机

    • 要求:200℃高温下不退磁 → 晶界渗透磁体矫顽力达30kOe(传统磁体仅18kOe)。
    • 代表:特斯拉Model 3后电机(金力永磁供应)。
  2. 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

    • 要求:体积小、磁能积高(>50MGOe) → 晶界渗透磁体在减重30%下性能不变。
    • 代表:特斯拉Optimus旋转关节(正海磁材独供)。
  3. 永磁风力发电机

    • 要求:抵抗盐雾腐蚀20年 → 晶界渗透层形成致密氧化膜(防腐性↑50%)。

五、投资关联:技术决定企业盈利水平

  • 毛利率对比
    • 掌握晶界渗透企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毛利率25-35%
    • 传统工艺企业:毛利率10-18%
  • 扩产成本优势:晶界渗透产线投资回收期缩短至2年(传统工艺需4年)。

核心结论:晶界渗透技术已从“可选”变为高性能磁体的必备工艺,未来3年渗透率将达90%(当前65%)。该技术是区分稀土永磁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直接决定其在新能源和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卡位能力。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