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 | 深入浅出了解稳定币(3)稳定币的战略意图及长期影响

了解稳定币,需深入浅出了解几个关键问题,内容较多分三期阐述,这是3/3。

5.推行稳定币的战略意图及长期影响是什么?

a. 全面的冲击

稳定币的底层技术是采用区块链或改进的区块链,本质是将现实世界的法定货币或资产进行链上代币化。

截至2025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2320亿美元,其中99%以上锚定美元。

像USDT 这种稳定币,通过加密钱包转账,非常便利。在东南亚,不少华人超市都收 USDT,在越南买咖啡、泰国付民宿房费,扫个码就能用稳定币结账。在阿根廷通胀率国家,老百姓早就把稳定币当 “电子美元” 用了,小商贩每天收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比索换成 USDC,不然第二天钱可能就贬值。在土耳其,美元稳定币的使用也很普遍。在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汇款业务中,为用户提供了比传统渠道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支付方式,成为日常交易的支付工具。

美国稳定币法案落地,稳定币合法化,使更多的国外各大平台支持稳定币付款,不少跨境电商平台悄悄开通了稳定币支付通道。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稳定币的方式购买境内外资产。

一方面,稳定币用于支付和结算,可以降低交易难度,降低交易费率,便利各国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对稳定币的追求将转变为对其背后锚定资产的需求。

很多人不知,世界最大的稳定币发行机构Tether,是全球第七大美债持有者。2024年,Tether的储备资产规模达1500亿美元,其中美债占比超过75%,规模已超过了绝大多数主权国家。公司发行后的巨额现金可以买债吃利息,赚的盆满钵满。
这还是一家公司的情况,美元稳定币若在买过通过稳定币法案后扩大规模,则来自民间的美债购买力,至少是万亿级别的。如果其他国家都来参与循环,那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还不是最大受益方吗?

稳定币的核心问题是:锚定的都是美元的资产,是其主权货币的美元现金、短期国债。如此一来,美元稳定币的发行是美元的霸权延申,既能放水稀释美国债务,又可以有效控制通胀,还能助推全球货币美元化的趋势,所以美国强推稳定币和加密货币,是有极大动力的。

美国稳定币给全世界的主权货币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小国穷国,生存越来越艰难,对大国也造成空间压力,金融战场的角逐只是刚开场。

b.精妙的设计

美国在2025年5月通过《GENIUS法案》,法案核心条款极具战略深意:

  • 强制绑定美元资产:要求所有稳定币 1:1储备美元现金、短期国债或现金等价物。而且明确排斥其他货币资产。
  • 全球监管输出:境外发行商必须符合美国标准。
  • 禁止利息支付:防止稳定币演变为脱离银行体系的“影子银行”。

这一机制使稳定币成为美元国际循环的数字化载体–全球用户使用稳定币即被动持有美元资产。

更精妙的设计在于“美债市场绑定机制”。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哈格蒂直言:“到2030年,稳定币发行方或将成为美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达36万亿美元,稳定币储备成为隐形的接盘,为财政赤字提供新融资渠道。

美国意图通过私营稳定币巩固扩展全球金融霸权,将美元债务和货币政策更高效地传导至全球。

美国通过监管框架将加密金融纳入传统美元体系,实现“数字版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构。当年的黄金美元如何脱锚的记忆已经不重要,美元的全球霸权体系建立起来了就牢不可破。而如今,当其他国家还在探索CBDC技术路线时,美国又一次用市场化手段完成了全球数字货币的美元化布局。

c.香港的突围

在美国通过稳定币法案后,中国香港也迅速推出稳定币法。

香港新规是通过强制度约束,迫使稳定币回归金融本质功能,并服务于更高层次的区域和国家的战略目标:

  • 100%足额高流动性储备,杜绝可能引发的信用扩张和挤兑风险;
  • 服务实体经济,为“一带一路”等场景提供高效、低成本、可追踪的支付解决方案;
  • 争夺“数字铸币权”,为“锚定离岸人民币稳定币”预留接口;
  • 对抗美元数字化霸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稳定币实际上相当于美元稳定币,但这样做的目的相信也是战略安排。香港推出稳定币,可以扮演“防火墙”与“支点”的双重角色:

短期防火墙: 抵御不合规、高风险(尤其是与美元体系深度绑定的)稳定币对香港及内地金融体系的渗透和潜在冲击。

长期战略支点:以香港高度法治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地位为依托,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开放性,将合规人民币稳定币打造成多极国际货币格局的关键支点。

6.结语

我们如何看待稳定币?相信看完我这三篇阐释文章后,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稳定币不应看作新机遇,更应看作新挑战。稳定币不同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加密生态内部它是交易媒介,具有货币功能,但在传统法律框架下它又是数字资产。稳定币的“双重身份”不但给主权货币系统带来冲击,也给金融监管带来困难,容易导致监管套利与系统性风险。

尽管如此,主要经济体对稳定币的定位已从“观察期”进入“立法落地期”,稳定币这个新变量,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和回避。

金融是有国界的,更有博弈和竞争。中国近些年已经通过数字人民币(e-CNY)、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在构建非美元跨境支付生态,而美元稳定币的扩容,可能又是一次美元体系对我们的围剿。如此,香港港元稳定币的突围,也许正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H稳定币)的前沿接口。

分享到:
没有账号? 忘记密码?